RSS

每日文章彙整:8 四月, 2019

鯉魚門半日遊

4月6日(星期六)

3日連續假期,選了星期六出外郊遊。柏架山的將軍石、再遊薄扶林水塘、陽明山莊落大潭中水塘和鯉魚門,四個選項給太太揀,最後選了鯉魚門。從家中往鯉魚門,當然首選由西灣河碼頭乘船到三家村,再步行入鯉魚門。乘船是幾理想的交通功具,可以吹吹海風,看看鯉魚門海峽的兩岸風光。在家中上網,看了渡輪的來回班次,吃過早餐,便乘電車到西灣河。可是剛到電車站,就看到兩架電車開出,唯有耐心等候下一班,可是這一等,就花了十分鐘有多,由沒有人的車站,變成擠滿候車乘客,真無奈。在太安樓前下車,再趕往鯉景灣的西灣河碼頭,10時15分剛好到達,亦剛好送船尾。老實說,自己是慢活的人,理論上也不用這樣追趕。收拾心情後,就在碼頭內隨意拍照。這碼頭不是傳統的新渡輪碼頭,是比較嬌小的,而佈置也甚有特式。這碼頭是往三家村或觀塘,而往東龍島的就要在三家村再轉船。

下一班船是半小時後又回頭,船是二層高的小船。大部份乘客都會到上層坐。上層的景觀是比較開揚,而船倉內則魚網掛在天花,再擺放一些魚夫竹帽,拍照甚俱特式。船程只有十分鐘左右,我們就來到三家村碼頭。三家村碼頭還是第一次到,而鯉魚門則以前也來過一次,應該是廿多年前公司的飲宴活動,那時應該是乘的士到鯉魚門牌坊。

走出碼頭,向左行,沿著海濱公園走,從這裡也可遠眺鯉魚門的排屋和那地標燈塔。可是走到盡頭才知道,從這裡是不能直接走到鯉魚門,因為這裡還是有一水之隔,這個是避風塘的出口。唯有走回碼頭,再沿著這避風塘往鯉魚門牌坊走。三家村碼頭位於油塘的盡頭,而油塘已慢慢起了不少新屋苑,只要把近海邊的工業區再發展,一個嶄新的油塘住屋群便會如雨後春筍轟立。過了牌坊,又有一個金色的鯉魚躍於地上。繼續前行,便是鯉魚門的眾多的海鮮酒家。自己和太太也是首次到來,走入了一條橫街,避過了那些海鮮酒家(不是刻意),因為不是大路,我們在石屋間的小巷左穿右插,最後到了鯉魚門海濱學校運動場,終於返回大路。一個其貌不揚的路邊小檔,擺賣鯉魚門特式食品,正是我們熟識的紹香園總店。

再前行,經過南大門(海鮮酒家),我們就來到第一個景點,燈塔,亦是鯉魚門的地標。一個碎石和滿佈玻璃碎片的小沙灘,沙灘的盡頭正是燈塔。時間是11時半,正是漲潮的時間。那燈塔已被海水分隔開。在沙灘拍過照後,我再行前看看可否踏石而過。但是大部份的踏腳石都在水中,不能逾越。看到有兩女子(應該是遊客),穿著拖鞋,涉水而過,玩得不奕樂乎。

繼續前行,往下一個景點天后廟進發。今天的天氣比較熱,有28度,已像初夏。幸好,太陽是時有時無,沒有乾晒的辛勞,而且不時還有海風吹來,感覺也不算太熱。當然、帽、毛巾已在手中,如果在夏天,30多度乾晒就真不是味兒。一條大直路的盡頭,再微轉向海邊,天后廟在望。其實天后廟在一大石群後面。而這些大石,已被古人(不知有幾古了)刻上「江南煙景」(已塌下來的大石)、「澤流海澨」、「壽世保民」,而廟後亦有「海角潮音」,想不到這小小的天后廟竟有這麼多石刻大字。廟是新裝修的,廟前搭了一個透明天窗擋風擋雨的前庭,再掛滿一圈又一圈的大香,帶點煙霧迷漫,而中央還有一個大鼎,鼎上三支巨香。這些都是拍攝的好題材。

在這裡流連一會,繼續沿廟後的小路前進,向最後景點,石礦場進發。路並不難找,在看似掘頭路時,又有指示那隱閉的支路,12時,我們終於穿過村莊,進入石礦場地帶。左邊的山頭,正是開採石礦後露出的畢直石崖,這石崖甚為廣闊,可想而知不少石頭已給開採。右邊是海濱,有兩個荒廢的石屋在海的邊緣。再前行走上一個山坡,正是這石礦場的中心。這裡已有三三兩兩的人在拍照,我們更看到4個穿上日軍軍服,背上刺刀鎗,在拍照。在這裡有幾個拍攝位,廣闊的石礦作背景,再遠些還有海邊的石灘也是不錯的選擇,還有草叢中的茫草也會帶會有些驚喜,還有一個廢屋更可發揮不少拍攝靈感。

鯉魚門,這三個景點,燈塔、天后廟和石礦場,各有各的特式。當然鯉魚門最美的拍攝時間是日落時分,今次屬於探路,日後要再來影日落。

 
發表迴響

發文者為 於 8 四月, 2019 英吋 郊遊

 

標籤: ,